为引导学生在文学观照中认知自我价值,在文化传承中锚定职业方向。2025 年 5 月 14 日 ,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在冬芬馆举办扬州作家及非遗大师进校园活动。
本次活动由校长办公室、图书馆联合主办,特邀扬州市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江晓昀、邗江作协副主席陈德胜、中国作协会员、扬州市作协纪实文学专委会主任、扬州市人民检察院宣教处干部梅静、中国小说学会会员、邗江作协常务理事、作家严腾飞,以及扬州剪纸传承人王蔚、传统印染主理人祝洪萍等文化名家齐聚校园。校长张正栋,党总支书记刘胜乐等校领导出席活动,各职能部门代表、二级学院师生代表、团委相关成员共约300余人参加活动。
校长张正栋在致辞中表示,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愈发清晰地看到:职业教育若只追求“技术速成”,终将失去灵魂。唯有将扬州手艺人的“守正创新”、扬州作家笔下“坚守信念”的精神,融入我们的课堂,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既有“标准化服务”的能力,更有“传递城市温度”的情怀。
扬州市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江晓昀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中华先民的智慧与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然而,随着时代发展,许多非遗项目面临传承困境。如何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也是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将非遗引入校园,不仅能让青年学子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邗江作协副主席陈德胜以 “在阅读中重塑思维,在思考中拓展人生” 为主题发表精彩演讲,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阅读的价值与意义,引发在场听众强烈共鸣。演讲结束后陈主席向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师生推荐了 40 部经典书目,涵盖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历史人文、认知提升等多个领域,为青年学子搭建了一座通向多元文化的桥梁。
作家梅静、严腾飞为大家带来主题鲜明的演讲。梅静以扬州传统手工艺为切入点,强调手艺人对文化根脉的传承价值。其演讲不仅展现了器物背后的历史沉淀,更将工匠精神升华为对文明传承的使命感,引发师生对职业价值的深层思考。随后,作家严腾飞以玄幻文学为镜,映照现实人生的成长命题。鼓励青年学子在碎片化、快节奏的时代中,以文学构建精神锚点,在幻想与现实的张力中寻找生命坐标。两场演讲分别从 “传统守护” 与 “现代突围” 维度,为学生打开观察世界的双重视角,既体现职业教育对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责任,也展现其面向现代产业需求培养创新思维的时代特征,生动诠释了职业教育活动周 “一技在手,一生无忧” 主题中 “技能” 与 “精神” 的双重培育内涵。
学生与两位作家的深度对话内容既关联文学创作,又紧扣职业教育特色,引发热烈讨论。作家们结合自身经历解答,鼓励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永葆对文化与人性的敬畏。
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第七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剪纸传承人王蔚与扬州市非遗代表性项目扬州传统印染主理人祝洪萍,以精湛的技艺展演为师生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传统文化盛宴。王蔚大师现场演示扬州剪纸技艺,她以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为媒,指尖翻转间,花鸟、山水等纹样跃然而出,线条流畅细腻,构图精巧雅致。祝洪萍则带来了扬州传统印染工艺的现场演示,她以蓝草为染料,通过扎、染等工序,巧妙利用布料捆绑后的褶皱将白布制作成为蓝白相间的扎染作品。两位非遗大师的演示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 “工匠精神” 的生动诠释。这种 “传统技艺 + 时代元素” 的创作方式,与 “产教融合”“文化育人” 的要求高度契合。
活动最后严腾飞和梅静向学校图书馆赠书,此次赠书仪式不仅是一次图书的传递,更是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同频共振的生动写照。
此次活动是学校开展的 2025 年职教周活动之一,展现了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在 “文化育人” 领域的探索成果。未来,学校将继续以职教周精神为指引,深化 “非遗技艺进课堂、文学哲思入心灵” 活动推进,助力学生在文化根系中培育职业信仰,在技能成长中找准人生坐标,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注入 “文化自信” 的强大动能。”